凯威家教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家教资讯 -> 家教文章 -> 家教资讯 -> 正文

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考点归纳

作者:北京家教-北京家教  访问:

知识点梳理

1.相关概念

心理发展的含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一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2.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岁―1岁);婴儿期(1岁―3岁);幼儿期(3岁―6、7岁);童年期(6岁、7岁―11岁、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这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